上甘岭战役中,一新兵独自歼敌280人,美军:他是黄泉判官
发布日期:2025-02-05 10:30 点击次数:105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3年8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感谢在朝鲜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首都平壤举行了盛大的战斗英雄表彰仪式。仪式上,朝鲜人民政府授予了入朝志愿军12人以朝鲜国家最高荣誉勋章——“金星勋章”。
在这12人中为首的便是入朝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元帅,其余人则均是在一线战斗中建立巨大功勋,付出巨大牺牲的志愿军官兵。值得注意的是,剩余11位“金星勋章”的获得者,竟然有4人都是对上甘岭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之人。
这几人分别为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胡修道,四位都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但其中却只有一人存活,那便是在上甘岭一夜一人歼敌280人的“单兵战神”胡修道。战败的美国人甚至给他取了中国风的绰号“黄泉判官”。
点个关注,一起走进单兵战神胡修道的故事。
悲惨少年
在初次听闻胡修道的事迹时,许多人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那便是胡修道与电影中接受过严格训练,战争经验丰富的老兵划上等号。但这却与事实完全相反。作为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的川娃子,胡修道从来都只是个老实的农家小子,从未与军队、杀人这些词语扯上过任何的联系。
胡修道幼小之时,家中还勉强留有一丁点土地,虽说致富是不可能的一种奢望,但毕竟自己拥有土地,不用向地主们交租,不会因此而欠下巨额债务。
虽然总是吃不饱饭,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生活娱乐,但靠着家中祖传的那一亩三分地,胡修道一家也勉强能够生活下去。
此外胡修道的父亲还会替地主们做些苦力挣取微薄的收入来补贴家用,胡修道的母亲也是个十分精明能干的女人,在她的经营之下,胡家的日子在当地也还勉强算得上不错。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世事变化无常。胡修道6岁那年,他的父亲因为多年的劳累不幸染病去世了,父亲劳碌多年积攒下来的一些钱财也因为治病而全部用尽了。
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到了更黑暗的泥潭之中。
为了将尚且年幼的胡修道养大,他的母亲总是在忙完农田里的事情后,再花时间做些零散的活计挣钱来维持家用。
而胡修道也没有只看着母亲吃苦,而袖手旁观,小小年纪的他主动选择去给地主家放牛,这样一天下来也能赚个几分钱,以此来分担母亲身上的巨大责任。
就这样,胡修道与母亲一起咬牙坚持,盼望着有一天美好生活的到来。
可惜,美好的日子并没有随着两人的期盼前来,母子二人反而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困境。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民党积极备战,暗中积蓄力量意图消灭共产党。为了打赢打赢这场内战,国民党军不仅暗中调兵遣将,还私下进行修筑工事,建造军事基地等活动。
作为国民党的老巢之一,四川地区自然逃不开国民党军的控制。年少的胡修道被国民党强征为劳工,帮助国民党军修筑飞机场。
而作为国民党军的劳工。胡修道等人是没有丝毫人权的,在那些眼中官位、钱财的国民党军队的眼里,这些强征来的劳工生命的轻贱程度与蚂蚁也没有什么不同。
在劳工营地中,胡修道每天还未天亮,便会被国民党军官的鞭子抽醒,然后去从事搬去土石等高强度的体力劳作。在忙活半天之后也只能吃吃些馒头白菜之类的饭食,不仅吃不饱,甚至有时还会因为饭菜质量问题引起闹肚子现象。
在干活时,胡修道与那些年轻力壮的劳工但凡有片刻的歇息便会迎来看管们的一顿抽打。这些由美国人与国民党士兵组成的看管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整日欺压这些中国平民。
年幼的胡修道心中不免想到:等到有机会,一定要让这些美国鬼子好看。但这时他没想到有一天他竟然真的能亲手实现自己的愿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后,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参军入朝的旋风,全国上下都在为志愿军入朝作战,协助盟友而宣传鼓劲。
此时还不满20岁的胡修道也受到了抗美援朝思想的启发和诱导。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愿望,心中感叹终于等到了机会。他辞别家人,毅然决然的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成为志愿军第十二军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某连的新兵战士跟随部队前往朝鲜。
出征朝鲜
胡修道响应号召,加入志愿军,出征朝鲜上甘岭。
胡修道加入的部队可不是一支籍籍无名的部队,这只志愿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一二九师七六九团改编而成。该团成名已久,部分作风十分强悍,敢打硬仗、能打硬仗。
刚刚进入部队,这支传承已久的队伍中的老兵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川娃子”,心中不免生出小看之心。可没想到,刚刚入伍的胡修道因为从小便能吃苦,力气相当的大。
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众人不免发现这个小个子的身体中竟藏有如此大的力量。这样一来,这些老兵对胡修道也不再带有偏见。
刚进入部队,自然不能立即上战场杀敌立功。针对朝鲜战争而招募的新兵们,部队特意在上战场前对他们进行军事教育,教授他们基本的军事理论,让这些新兵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上阵杀敌所需要的所有技巧。
胡修道自然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对于这些军事训练,胡修道总是认真学习,将这些课程作为上战场前的最后准备,从不懈怠,他相信这些训练最终都将帮助他成功从战场上活下来。
1952年,朝鲜战争陷入僵局,美国国内正值总统大选之际,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声望,让自己能够连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授意在朝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发送一场针对志愿军的大规模战斗,并一定要取得胜利。
这时,朝鲜战场之上,战略价值极大的五圣山便成为了美军进攻的首选目标,只要能占领此处,那么美军便能集中力量以点破面,击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中部防御。
而能否拿下五圣山的关键便在于其中上甘岭阵地的最终归属。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主峰南侧,两侧各有一高地,作为五圣山的战略最前沿,只要攻取上甘岭,那么整个五圣山便不攻自破。
胡修道所在的十二军在上甘岭战役之前刚刚参加了金城防御战,在胜利之后,正在逐步转交金城地区的防务事项,这时突然接到入朝志愿军总部的电报,命令十二军疾驰上甘岭地区,前去增强防务。
十二军在领命之后,立即动员所有将士,停止手中的一切事项,急行军前往上甘岭地区。在历经几日的疾驰后,十二军成功于预定时间到达上甘岭地区,开始构建地区工事。
美军将领范佛里特认为上甘岭地区不过一个山头,美军装备优良,炮弹充足,根本不需要急着出手,直接投放无数炸弹便能轻而易举的攻破上甘岭。在这样的思想意识之下,美军派遣大量轰炸机于上甘岭上空疯狂投弹。自投弹开始,上甘岭地区便没有一刻钟的安宁。
美军不仅派遣高空轰炸机投弹,还抽调了300余门火炮,近200辆坦克一起投入到上甘岭的轰炸中。在这片面积仅仅只有不到4平方公里的小小山头之上,美军总计投下190余万发炮弹,最多时,每一秒钟都有6发炮弹从上甘岭天空中落下,每平方米都有76发炮弹爆炸。
一座小山头在美军的攻击之下,竟然生生被炸低了两米。本来上甘岭上的坚硬岩石全都被炸成了松散的石屑。
在这样的攻势下,美军信心满满,认为上甘岭上已经不可能存在大量的志愿军部队了,于是对上甘岭发起了总攻。
浴血上甘岭
胡修道浴血上甘岭,辗转两阵地,两天两夜一人歼灭280敌军,他是如何做到的?
胡修道所在的连队负责守卫的正是上甘岭597.9高地,在这片高地中位于主峰附近的3号、9号和10号阵地,是山下的美韩军队攻击的主要目标。其中,9号阵地位置最为靠前、10号阵地在右侧高处、3号阵地在左,呈现犄角之势,相互依靠。
11月5日清晨,胡修道与另一名负责搬运弹药的新兵滕土生一起,在班长李锋的带领之下前往守卫3号阵地。而此时,3号阵地经过美军几日的狂轰滥炸,唯一可用的掩体便只有一块仅半人多高的石头。
也许有人不免好奇,怎么一个偌大的阵地竟然只有三个人守卫,而且其中两个都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这能守得住吗?其实这正是我军在上甘岭地区特意使用的“添油”战术,每一位士兵便是燃烧所用的油,这阵地便是油灯的槽,讲究的是少量添加,随时补充,通过较少兵力的灵活性对敌人进行打击。
这样的战法既能够有效减轻敌人重火力覆盖下我军的伤亡,又能以有限的兵力来牵制和反击敌人。
随着阵阵密集的火炮轰鸣在战场之上,胡修道三人赶到了3号阵地。胡修道探出头看着山腰那浩浩荡荡的敌人,如同一群蚂蚁一般向着他们冲了过来,他不免将手中的炸药握紧。
他连忙向身旁的李锋汇报:“队长,美国鬼子上来了。”李锋不动声色的用望远镜时刻关注着美军的动静。片刻之后,李锋一声令下:“开火!”,这场防卫战正式打响。
在这一次的战斗之中,美国军队先后几次发起了不要命的冲锋,但在三人猛烈的还击之下最终还是失败了,没能冲上3号阵地。
正当胡修道打得正过瘾时,班长却接到了9号阵地告急,请求附近增援的信息,李锋立刻退下3号阵地,命令胡修道与腾土生两人继续作战,坚守住3号阵地。
看着远去的班长,胡修道并没有感到惊慌,虽说自己是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但在入朝时接受的军事训练也不是没起一点作用的。
这时胡修道又处于进攻势头之上,根本没感到有丝毫的恐惧与慌张。一时间他与腾土生两人通过手中的手榴弹和阵地上的机关枪竟将满山的美军逼得根本靠近不了3号阵地。
但在一阵激战过后,胡修道发现了战场的不对,刚刚还顶着炮火往上冲的美国士兵竟然退下去了。难道是撤退?胡修道定睛一看发现了端倪,这些部队不是在撤退,而是在转向10号阵地。
胡修道大感不妙,10号阵地本就只有一位已经身负重伤的战士在勉强支撑。而10号阵地在胡修道几人驻守的阵地中,地势最高,一旦失守落入美军掌握,那美军便很可能借助10号阵地的地势对其它阵地进行火力打击,整个597.9高地很可能会就此失守。
他立即与腾土生一起赶往10号阵地,等两人到达10号阵地,发现那位重伤的战士仍在坚持,但他孤身一人,有身负重伤,应付起来十分吃力。
胡修道两人立即参与到战斗当中,可不久同伴腾土生但惨遭击伤,双手动弹不得,只能用头给胡修道提供弹药。胡修道怒不可遏,发誓一定要将这些美国鬼子全部消灭。
他愈发的英勇无畏,手中的手榴弹、机枪成为了美军的催命符,他以单人之力在3号与10号阵地间来回穿梭,通过摆放志愿军帽子等方法来迷惑敌人,让敌人根本搞不清哪块阵地防守空虚,只能盲目进攻。
胡修道仿佛进入了忘我地状态,一个人在两个阵地来回奔波,历经两个昼夜,中间不曾吃过一口饭,喝过一口水,全力的阻击敌人的进攻。
最终在胡修道的阻击之下,美军损失惨重,仅被胡修道一人击毙的美军便高达280人,合计死在其他志愿军手上的人数则共达到近700人。美军无奈不得不撤军退回山下。
这一战美军被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个子志愿军吓破了胆,许多人一提到10号阵地的志愿军就浑身战栗,甚至美军私底下还为他取了个“黄泉判官”的绰号。胡修道也凭此一战荣获朝鲜“共和国英雄”称号并获得一枚“金星勋章”。
战争中胡修道一人歼敌数百,但多少忠魂也在战争中埋骨他乡。那来自朝鲜颁发的荣誉不仅仅属于胡修道一人,也属于无数援助朝鲜,永眠异乡的志愿军官兵。正是他们不顾艰辛,挺身而出,为中国,为朝鲜,为世界争取到了一份和平,一份宁静。致敬这些先烈英魂!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自驾游要注意什么?这些很重要